上世纪80年代,创下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它现在怎么样了
1、如今深圳国贸大厦周边高楼很多,已经超过了国贸大厦。国贸大厦已经不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样抢眼了。但是它依旧是深圳速度的里程碑。深圳国贸大厦全称为深圳国际贸易大厦。1980年深圳设立了经济特区,这一下子吸引大批创业者来这里发展。
2、国贸大厦在当时一共盖了38层楼超过了当时江苏的南京金陵饭店37层楼的中国第一高楼纪录。后来国贸大厦又增加到53层,其中三层位于地下室,最高的顶楼用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大厦拔地而起160米。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高度,已经非常惊人了。
3、当时美国建成一层楼的最快速度为4天,深圳大厦破土动工到竣工平均速度为5天一层楼。但是建造深圳大厦的时候,起先是5天一层楼,到后来速度提升至4天一层楼,再到最后变成三天一层楼打破了美国4天一层楼的记录,提前94天解封并对外营业。
4、楼内90%都是进口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贸大厦的49层为一家旋转餐厅。这家餐厅不仅可以俯瞰深圳,而且还是当时中国最高的餐厅。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都来这里旅游。。
5、负责建造深圳大厦的中国第一冶公司,还领走了94万元的港币作为奖金。那个时候有一句话说:不来过深圳大厦,就不算到过深圳。虽然现在深圳国贸大厦附近已经盖起了许多比它还要高的大厦,但是依旧超越不了,它对于深圳速度里程碑的意义。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筑特点
深圳国贸大厦位于嘉宾路与人民南路交汇处。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个月即竣工。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记录。国贸大厦高160米,共53层,由中建三局一公司负责施工。是当时全国最高建筑。因此,“三天一层楼”成为享誉中外的“深圳速度”的象征,被常用来形容速度特别快,效率非常高。大厦1-4层主要为银行、商场、酒楼、发廊等,5-23层及25-43层为标准办公层,地下室、44-47层、50层为设备层,24层为避难层,48、49层为旋转餐厅。大楼高五十三层(其中地下三层)共一百六十米,大厦内配备有先进的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电梯系统等,安装有各类设备1700多台,90%为进口设备。大厦外墙为铝合金玻璃幕墙,外围及大堂设计精心、品味高雅、层次分明,楼内楼外茵茵绿草和盆景繁花映衬着大厦,中庭连廊参差的挑台和拱形顶与大厦相得益彰。大厦设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可容纳130个车位。大厦于1985年底投入使用。是一座由中国各部、省、市集资,深圳市物业发展公司(现物业集团前身)组织筹建的集商业、贸易、办公、饮食于一体的多功能超高层现代建筑。
深圳国贸大厦的历史沿革
1、1992年1月20日上午,邓小平到深圳国贸大厦参观。邓小平听取了深圳市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作重要指示。邓小平说:“她是诞生‘神话’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话。”
2、说起最早的建筑工程招标,说起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说起那个春天声震天下的“南方谈话”,总会说起深圳国贸大厦。曾是中国第一高楼,如今在高楼林立中仍是需要仰望的里程碑。国贸大厦总设计师朱振辉。国贸大厦为深圳高层建筑,楼高160米。
3、国贸大厦总体以方形塔楼为主体,楼高53层(地下3层)160米,第5-23层及25-43层为办公楼标准层,第24层为避难层,第49层为旋转餐厅,第50层屋面设有直径26米的的直升机停机坪。塔楼北侧为5层(地下1层)长150米的裙楼,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商场。
4、与大厦内银行、餐厅、展销枯、证券交易厅交相辉映。裙楼内设有一玻璃拱形顶中庭,中庭两侧的连廊和参差的挑毫映衬着室内的音乐喷泉,使大厦更见风致。地下部分设有可停放130辆汽车的地下停车场。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国贸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