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太极拳先左后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以及太极拳先左后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有哪些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各位太极拳爱好者应该都知道,有一定难度的拳谱,练习起来,才能达到简式拳谱所打不到的效果,所谓慢工出细活,希望大家认真练习,不急不躁,不要急于求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碓

第七式白鹤亮翅

第八式斜行

第九式搂膝

第十式上三步

第十一式斜行

第十二式搂膝

第十三式上三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撇身捶

第十七式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双推手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斜行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运手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右擦脚

第三十式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上三步

第三十三式神仙一把抓

第三十四式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第四十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懒扎衣

第五十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运手

第五十三式双摆莲

第五十四式跌岔

第五十五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六式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式斜行

第五十九式闪通背

第六十式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单鞭

第六十三式运手

第六十四式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式单鞭

第六十九式雀地龙

第七十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式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式双摆莲

第七十三式当头炮

第七十四式金刚捣碓

收式

陈式太极拳的奥妙

陈氏太极拳在一般人心目中,总是觉得不适于老年人,或是妇女们为了健身所作的运动,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这样想法,以为不是正宗的太极拳,直到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之后,对于陈氏太极拳才有些认识,而等到练上多年入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一、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而且蓄发明显,而一般的太极拳动作速度均匀,蓄发不明显。

二、陈氏太极拳是肢体呈螺旋运动及缠绕运转,它是一种缠丝劲,而一般的太极拳是肢体呈弧形运动,圆转简单,是一种抽丝劲。

三、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是以腹部呼吸为主,是采用复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极拳是采用单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说的不同三点,是荦荦大者,其它小节尚多,姑不具论。陈氏太极拳是以内劲与外功为表里,健身与技击并重,锻炼着重于内气的运行,即陈鑫所谓之「中气」。

这个中气是发于丹田,布于周身,开则达于四梢(手足尖端),合则仍归于丹田,是为一开一合,亦即一动一静。

陈氏太极拳是名副其实的以太极阴阳、消息盈虚之理为立论,本屈伸开合、缠丝螺旋之法为演练,呼吸自然,动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为根本。

因之,具有增强体质,疗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击则有以小力胜大力,弱慢胜强快的效果。实为我国武术中极为上乘、高深、奥妙的拳法。

陈式太极拳认识的误区

拳经上说:用意导气,中气是发于丹田,布于周身,开则达于四梢(手足尖端),合则仍归于丹田。

而初学拳的朋友千万不要强求,因为如内气尚未练成,强逼内气,则会损伤内脏

陈氏太极拳虽然与国编24式,32式等有差距,但确是太极拳的起源,如杨氏创始人杨露蝉是精研陈拳而创立杨氏

许多人看陈氏会认为这是靠蛮力气,但其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用身体的开合,内气的催发。

推手时,初学者总是会看到老学员和教练推手时,无缘无故倒下,无缘无故被教练粘着走,而自己一试却无此形态,于是便认为教练学员作假。

实质是由于老学员因学习较久,经络已通,故被功力强于自己的人给内气激荡,内气相吸。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夏季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有哪74式啊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後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 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 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

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 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

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下步跨肱 72、转身摆莲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段落划分及特点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共分为八段

第一段: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第二段: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第三段: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5.单鞭 27.云手

第四段: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第五段: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第六段: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第七段: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第八段: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虎

71.转身双摆莲 72式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有什么区别

区别:

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陈式太极拳---雀地龙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

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其它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