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网有关约翰斯特劳斯的介绍英文版
Johann Strauss(German: Johann Strauss, 1825-1899), Austria famous composer, conductor and violin family. He was very fond of the music since childhood. At the age of 7 began his Waltzes, wrote a life of more than 400 pieces of music,。yanjiang。com。cn。including waltz, music and other genres of music, which in the"Blue Danube" the Vienna Woods Xu Song"springs" sound of music is most famous. These works are elegant and beautiful and full of life breath, reflect the people's love life, optimistic upward thoughts and feelings, loved by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which he was known as the"king of waltz". John Strauss and his father of the same name, two people in the creation of famous waltz. For the sake of difference, people in front of their names were"old","small" two words. Old John Strauss was called the"father of the waltz".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
音乐界的大小施特劳斯是什么关系
音乐界的大小施特劳斯是父子关系。
父亲为大施特劳斯,儿子为小施特劳斯,这里的“大”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大”,“小”这么两个字。
小约翰·施特劳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并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施特劳斯和他的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所以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他写了一辈子的圆舞曲,还有的加洛普和波尔卡,但是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
人物故事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中以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被世人推崇,老约翰施特劳斯正是因为儿子的光芒过于强烈,名声上盖过自己才在后期变得郁郁不得志,而且到了国外,自己同样不受欢迎。
其实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形成是戏剧性的,在老约翰施特劳斯娶了妻子安娜后生下三个孩子,由于长时间在外演出,老约翰施特劳斯经常夜不回家,并在外面另寻新欢,最后老施特劳斯与家庭断绝关系。
安娜为了报复老约翰施特劳斯,省吃俭用,积攒出来的钱全部用于供给三个孩子学习音乐,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天赋最佳,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在名声上强过父亲,即使在维也纳起义中支持起义军,在起义失败之后仍然受到追捧。反观老约翰施特劳斯处处受到排挤,出国后仍是如此。
斯特劳斯简介
约翰·斯特劳斯
约翰·斯特劳斯(J.Strauss,1825—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斯特劳斯自幼爱好音乐,不顾父亲老约翰·斯特劳斯的严厉反对,成为职业音乐家。他19岁时就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在各地巡回演出,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与父亲齐名。1848年,他访问罗马尼亚举办音乐会,这期间他在当地居民的鼓动下推翻了奥地利领事。在维也纳发生革命的时日里,他是国民军乐队的队长,指挥了《马赛曲》和他自己创作的革命进行曲和革命圆舞曲。他的名声在革命以后愈益提高。1851年开始了富有成就的去国外的第一次巡回演出。自1853年起,斯特劳斯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1863—1870年,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和王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1870年,作为圆舞曲和舞曲作曲家处于荣誉高峰的斯特劳斯(他当时已经写作了大约340首圆舞曲和其他舞曲)转向舞台乐的创作。他写了17部轻歌剧、一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曲,在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都由于其低劣的歌剧脚本而宣告失败,或很快以半失败而烟消云散。1872年,斯特劳斯做了轰动一时的美国之行。在1894年举行庆祝斯特劳斯从事艺术活动50周年庆祝会时,他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祝贺和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的证书,这一切显示出这是一次真正胜利的盛会。1899年6月3日,他在短时期卧病以后在维也纳去世。
约翰·斯特劳斯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包括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尔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及轻歌剧16部。斯特劳斯的创作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863年以前。在这一时期里,他基本遵循维也纳圆舞曲模式,但已在作品中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二时期为1864—1870年。这时,他的创作已趋于成熟,创作了大批至今仍广为流传的著名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第三时期为1871—1899年。斯特劳斯虽然又写出了著名的《南国玫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等,但主要从事轻歌剧创作。自1871年后的近30年中,他陆续写了16部轻歌剧。在J.奥芬巴赫和F.von苏佩影响下,他充分运用维也纳圆舞曲及其他舞曲体裁,使维也纳轻歌剧别开生面。其中《蝙蝠》(1874)和《吉卜赛男爵》(1885)尤为突出。他的轻歌剧的题材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音乐则充满欢快、热情、幽默的情绪,曲调扣人心弦,对后来F.莱哈尔等人的轻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虽然斯特劳斯的作品对生活的反映缺乏深刻性,然而迄今不少优秀作品依然受到欢迎,它们反映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气质,和奥地利民间音乐、维也纳市民音乐有着血肉联系。后世称斯特劳斯为“圆舞曲之王”。与斯特劳斯同时代的J.勃拉姆斯、R.瓦格纳、A.H.谢罗夫等人对其艺术成就都作了高度评价。第三时期为 1871—1899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等艺术珍品,并创作了一批轻歌剧,如经久不衰的名歌剧《蝙蝠》、《吉普赛男爵》等。
小约翰·斯特劳斯出生于哪里
小约翰·斯特劳斯
约翰·巴普蒂斯特·斯特劳斯(JohannBaptistStrau_,1825-1899)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因与其父亲同名,故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_Sohn)或"约翰·施特劳斯二世"(JohannStrau_II)。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出生在奥地利音乐世家施特劳斯家族,涉及曲目主要包括轻歌剧、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加洛普等,其中,圆舞曲最负盛名,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气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等,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
中文名:小约翰·斯特劳斯
外文名:JohannBaptistStrau_
别名:JohannStrau_Sohn,JohannStrau_II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出生日期:1825
逝世日期:1899
职业:音乐家
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等
个人成就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作品特色
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