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兰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伊兰特新款)

是的。现代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第七代伊兰特,新车使用了全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并提供混动动力可选,外观采用了“Parametric Dynamic”的设计理念,巨大的梯形镀铬中网贯穿新车前脸,两侧头灯上部有着狭长的LED日间行车灯,车身侧面采用了复杂的腰线设计,三条折线在前门板部分交汇在一起,形成反向字母Z的形状,18英寸双色轮圈的造型也颇为动感。车尾采用溜背造型,英文车标位于贯穿灯带下部,下方为双边共两出的矩形排气。内饰四辐多功能方向盘采用黑银双配色,搭配三联屏设计,全液晶仪表盘右侧的多媒体屏幕采用横向排布。动力上将搭载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49马力,并提供1.6L发动机搭配电机的混合动力,最大功率141马力。

2021款的现代伊兰特性价比高,有混动车型。

伊兰特Hybrid的混合动力系统与2021年现代Ioniq Hybrid的混合动力系统几乎相同,都是1.6升阿特金森循环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和1.3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相结合。系统总输出功率为139马力,扭矩为195磅英尺。

现代混动2021款伊兰特声称每加仑汽油能行驶54英里,据媒体网站测试,这款车平均每加仑汽油只能行驶40英里到48英里,远低于花冠混动版测试的每加仑行驶56英里。混动版伊兰特起售价24555美元,高配版价格达到29260美元,比无涡轮增压版的常规动力车型贵3000美元左右。

伊兰特 Hybrid在低速行驶时很少单靠电力驱动

现代汽车此前表示,可能会有电动车驱动模式,不过目前只找到了普通、运动和智能三种模式,和索纳塔混合动力车一样。正常意义上的加速几乎会立即启动汽油发动机。在滑行或在35-50英里/小时左右的轻度加速下,电动机的使用其实更为广泛。

汽油发动机启动时会有一点颤抖,但并不影响驾驶体验。伊兰特混合动力车型的悬挂系统也比汽油版车型要好,采用了多连杆式后悬挂设置,而不是简化的扭杆。这种变化在日常驾驶中并不明显,但行驶于相同的峡谷路段时,确实能感受到不同。

先是推出2020索纳塔,紧接着马不停蹄的亮相2021款伊兰特,现代汽车最近忙得火急火燎。2020年的全球汽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加上近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欠佳,现代汽车不得不加快推陈出新的步伐,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眼球。

在众多具有标志性选择的细分市场面前,热门有着众多的选择余地,卡罗拉、思域、马自达3都是绝对正确的选择,新款伊兰特想从这里撕开一道口子,有何实力敢做出如此判断呢。看完改进后的新伊兰特,你会知道的更多。

虽然卡罗拉、思域之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都是这个级别非常正确的选择,但现代索纳塔、伊兰特在国内也有着不少的拥趸。与换新索纳塔一样,现代汽车为伊兰特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和新功能。这包括标准的无线CarPlay和AndroidAuto,双10.3英寸显示屏以及第一个ElantraHybrid型号。但是,所有的改变从拥有一个更加时尚动人的设计开始。

新款伊兰特将前格栅与大灯组直接相连,扩展了前脸造型中格栅整体的视觉冲击力,与现款相比更加前卫、时尚,具有现代感。对比新款索纳塔的设计,或许是从中汲取的灵感。

另一方面,支撑新款伊兰特叫板卡罗拉、思域的底气来源于新平台的加持,更长的轴距、更长的车身令新款伊兰特拥有了更好的车身姿态,短前悬的设计也有助于改变外观。较低的轿跑车式车顶,新的伊兰特也通过降低座椅位置与当前汽车的前后净空高度匹配。用现代汽车的表述来说,这样是实现了“四门轿跑车美学”,虽然在消费者看来不置可否,但新车袖长的车身、较低的车身姿态和重新设计后的照明系统成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

科技配置则是新款伊兰特最大的改变,提供了许多新功能。基础款车型配备8.0英寸触摸屏,标准无线AppleCarplay和AndroidAuto,这是该细分市场中的首款产品。升级后的型号配备了更大的10.3英寸触摸屏,可与尺寸相同的数字仪表组配对。这两个显示屏位于一块玻璃下面,具有多种配置,并支持通过蓝牙一次连接两部电话。这种设计与当前的汽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它看起来比任何竞争对手都要现代。

动力方面,现代汽车表示新款伊兰特将首次提供混合动力车型。该模型使用1.6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和电动机,输出总功率为139马力(104kW),扭矩为264Nm。现代汽车预计,伊兰特混合动力汽车每百公里油耗在4.6L左右,与本田Insight和丰田卡罗拉混合动力汽车等汽车相比具有竞争力。

内燃机车型则保留了2.0L直列四缸和CVT变速箱的变速器。与2020款相比,功率保持不变,功率为110千kW,扭矩为179Nm,但具体信息以及价格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中国汽车市场都在为现代的“沉沦”而大发感慨时,现代以一种突破传统的设计美感出现在我们眼前,对于紧凑级市场的竞争,没有谁可以做到面面俱到,而新伊兰特再次用颜值征服了我们,这或许是ta选择在好莱坞上市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