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居家安全(小孩独自在家的安全常识)

一、如何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

1、作为一个在学校教书十余年,且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年轻教师。我相信我的观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

2、首先说结论,那就是家庭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最基础的一环。教师可以在学校中给孩子画无数个0,而家庭就是在那无数个零之前加上那个1。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给孩子们报辅导班,其实大部分原因都是出自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3、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中有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是家庭环境。第二是孩子在家的阅读。我带过很多学生,其中优秀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同时具备了这两点。

4、首先他们的家庭非常和睦,或许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困难,但这些家长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这种状态的家庭下,孩子们很难会出现推诿,拖沓,消极等负面情况,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于他们的学习,还是对于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和在学校中的自信心树立,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其实在教师之间一直传着一句话,孩子是家庭的缩影,其实我们可以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这个家庭中的大部分优缺点。父母开朗的孩子一定爱笑,父母吵架的孩子一定会像父亲或母亲当中的一个,要么暴躁,要么阴郁。父母很努力的孩子,哪怕他本身资质不好,但他也会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来效仿自己父母的生活工作态度。

5、其次,阅读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且见效很慢的学习手段。一年级之前和三年级之前,是两个最黄金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好时机。在这期间,孩子们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到了三年级之后,应用题,阅读理解,作文等需要大量阅读积累的材料出现时,才不会让孩子感到手足无措。同时家长的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榜样作用。很多家长在抱怨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回到家立刻打开电脑或打开手机的那个人。而我也在每次家长会上都会强调,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端起书本。有些孩子阅读量非常大,但是三年级之前学习成绩却不好,其实这些家长并不需要担心,因为他们的孩子是赢在了未来。而且是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未来。

二、小学生住校好吗

1、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小学生住校非常不好。有条件的情况下,能不住校尽量不要让孩子住校。

2、有不少家长以为,让孩子住校可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心理陪伴,情感陪伴,亲情陪伴和家庭温暖。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不是住校就能够培养好的,关键要看家长的培养意识和培养方式。

4、那么,为什么不倡导小学生住校?

5、有些心理基础较差的孩子会变的孤独、封闭、不阳光、不快乐,不自信,不上进,情感淡漠,不善交际,厌学、逃学、辍学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住校,没有正常的亲情陪伴和家庭温暖,久而久之,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的心理方面就会有缺陷。甚至还有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不健全,智力发展受到响的情况。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世界上早有定论。

6、孩子虽然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但这个集体永远无法代替家庭和父母,他们将来长大后,有一些孩子就会变得性情冷漠,不愿和人交往,独来独往,不愿意融入集体生活中,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7、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关爱、温暖、呵护、拥抱、肌肤相亲,这些对孩子的情感发育、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

8、孩子的成长,首先需要亲情呵护与陪伴,需要被关爱,被理解,被保护,需要安全感,温暖感、幸福感。只有这些基础奠定好了,才会促进他们其他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

9、很明显,孩子上小学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住校,显然是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打破了这个规律,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反作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这个反作用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10、一些父母为了生活奔波在外,将孩子留给老人带管,而老人年迈体弱又管理不好,所以只能送到学校住校。

11、一些家庭离学校路程较远,来回接送孩子不方面,也只能把孩子送到学校住校。

12、还有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照顾孩子,所以将孩子送到学校住校。

13、这些情况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我说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创造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尽量创造条件,能不让孩子住校的就尽量不要让孩子住校。

14、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得了父母的陪伴,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温暖。

15、为了培养好孩子,希望父母能克服万难,给孩子创造一个陪伴的环境,不要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学校住校。

三、儿童安全书籍有哪些

儿童安全书籍挺多的,我家最常看的是长大我最棒系列里的《注意安全》。这本书里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外出时的安全、走散了怎么办、可以向哪些人求助、不要和陌生人走、学会说“不”,以及如何应付突发情况,如何使用物品等等,最主要的是他会着力于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在书后还有一些关于阅读时的互动和会话技巧,教会家长如何在互动中给孩子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书的最后一页是“安全游戏”,里面共设计了五个安全,简单易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演练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安全的重要性,让孩子自己愿意遵守一些安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