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明朝官员服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明清时期的服饰及其特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明朝官员服饰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明朝时期的官服的颜色,各代表几品
1、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一品文官朝服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
2、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带玉佩具。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玉绶环2。二品六梁,革带,绶环犀,余同一品。
3、三品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2。四品四梁,金带,佩药玉(即玻璃),余同三品。
4、五品三梁,银带钑(音sà飒)花(即银质饰有凸纹金花),佩药玉,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2。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
5、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6、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
7、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鉴于局势尚未安定,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
8、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礼部官员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取法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朱元璋认可,并规定正旦、冬至、圣节(皇帝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要穿衮服。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代官服制度
明朝官员服饰有哪些特点
1、引言:明朝官服跟其他朝代差别是非常大,从唐宋时期,朝服颜色都成了分辨官员品级唯一形式。而且他们在官帽和官靴上面也有了明显的特征。有网友就提出疑问,那么在明朝,他们官员服饰到底都有哪些特点呢?
2、明朝朝服最主要就是有一种麒麟袍,它特点就是衣襟比较大,然后领子是斜的,在袖口地方比较宽松。对于所有朝服来讲,麒麟袍是非常华丽,而且所绣花纹除了在胸前以及后背两处地方之外,在肩和上端和腰下也有花纹。还有一种就是官员平日办公穿的衣服,它的特点就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然后腰间束带这是大家也比较常见。
3、所谓的祭服也就是指在祭祀时所用的礼服,在明代的时候,朱元璋认为古制太过于繁琐,所以他只允许在祭天帝和宗庙大礼中采用比较隆重衣服,其余小祭祀一概都不用。官员有其各自服装,比如说像青衣、梁冠。所以在明朝的时候,官员衣服具有很明显的特征,每一个不同的衣服都代表着不同的方法做事。比如说他们上朝都会穿着朝服,而下朝都会穿着办公的衣服。
4、所谓赐服就是皇帝赏赐一种服饰,而对于这种赏赐皇帝比较随意没有限制。有时是想给功劳比较大的臣子,也有是赏给皇亲贵族,还有一些太监外国使节。特点主要是由莽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这些都是不同种类构成这样服装。明朝的服饰种类多样,而且特点都不一样,所以说在明朝服饰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特征。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种类的衣服,就能想到明朝是一个怎样的盛世。
明朝官服1到9品颜色
1、一般情况下对于四品到一品的官员的官服颜色为绯色;对于七品到五品的官员的官服颜色为青色;对于九品到八品的官员的官服颜色为绿色。
2、封建王朝时期,官员服饰以品级而分,既是区尊卑、明高低的表现形式,也是帝王拉拢人心的重要手段。其明朝是华夏文明、汉族正统的最后一个王朝。
3、明朝部分官员还可以得到蟒服、飞鱼服、斗牛服这三种特赏的赐服。这三种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4、凡常朝视事穿常服。明初常服与公服都是乌纱帽、团领衫、束带。洪武六年规定一、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三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六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洪武二十三年定制,文官衣自领至裔(yì音义),去地1寸,袖长过手,回复至肘。
5、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5寸,袖长过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制,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
OK,关于明朝官员服饰和明清时期的服饰及其特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