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大清后制造嘉定三屠的李成栋,反清复明的原因是什么
满清入关的时候,明朝已经风烛残年、腐朽不堪,所以当时明朝有很多将领都是没有抵抗清军,就直接开门放行了,这是让清廷想象不到的,比方最为著名的吴三桂,被后人唾骂的不在少数,同样的降将李成栋,当时也是和吴三桂一样,但是李成栋比吴三桂更加的难以捉摸,本是明朝将领,清军入关之后就成了降将,归顺大清之后,为清廷也是抛头颅洒热血,做为急先锋到处征战,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嘉定三屠”,可是之后竟然调转枪头,归顺南明反清复明了,到底是和原因?
李成栋字廷桢,号虎子是陕西宁夏人,本是农民起义出身,后来追随了高杰,高杰去世以后,清军入关,李成栋为了自保,就听从了高杰妻子的命令,一起归顺了清朝,而且当时李成栋归顺的时候,还叹息:吾辈因国难去顺归清!可见当时李成栋归顺大清也是无奈之举,但是李成栋归顺之后,是别无二心的,所以为了满清,对于自己的同族也是双手沾满鲜血!
当时满清入关,本来对于剃发这件事,清朝本来不是准备强制的执行,本来清廷发布这样的告示: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所以当时清廷的态度是想不强制,就算强制也不对百姓强制,但是随着清朝整个占领了明朝的疆土,那些汉人将领都是为了讨好统治者都自己剃发明志,让清朝认为时机成熟,才颁布了强制剃发的指令,而且是死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下遭到江南人士的强烈反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古训,满清这个指令触及底线,嘉定乡民组织起义,李成栋带兵镇压!
但是李成栋任职吴松总督,率兵五千精兵前来,当时乡兵号称十万但是其实大多是吹嘘,实际也就三四万吧,都是农民没有什么精良的武器和军队的治理,自然胜负也能猜到,因为李成栋的弟弟在这次征战之中被起义军杀死,为了泄愤,攻破城门之后,李成栋放任自己的士兵屠城,整个城池成为了人间炼狱,到处都是尸横片野,对待女人更是残忍不堪,双手钉在门板之上然后凌辱,士兵遇到乡民先砍一刀,有钱者可以少砍,不然都是三刀,李成栋屠城掠夺走后,乡民又组织反抗,杀死驻守的官兵,李成栋再率兵攻打,打完就屠城,如此反复的屠城了三次,血流成河,尸体都将河流堵塞,每次屠城都将近三四万的无辜百姓,所以称之为“嘉定三屠”
但是李成栋这样为清廷卖命,双手沾满同族人的鲜血,为何后来投奔南明,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
一、这还要说清朝虽然也会提拔汉族将领,但是始终在朝廷对于汉族官员是有歧视的,战功显赫的李成栋却始终在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佟养甲手下,只因为他是女真族,因此觉得朝廷不公。
二、家人的劝说,让他深明大义,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和他的爱妾赵氏,都是坚定的要反清复明,所以在他耳边常常说道,希望能劝说李成栋回头是岸,这也是对他的再次叛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张家玉、陈子壮等人的宁死也要反清复明,这样的榜样在前,使得李成栋内心触动,还被一些反清人士的不停拉拢,最后让李成栋调转枪头,指向了清朝,坚持反清复明!
嘉定三屠的具体过程,嘉定三屠李成栋杀了多少人
嘉定三屠的简介
嘉定三屠先是发生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当时清军下江南,先攻破了嘉定,开始强行命令嘉定人民剃发。嘉定人民为了反对剃发令,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开始抗击清兵。8月底,清军攻破嘉定城,清军将领李成栋下令进行大屠杀。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死了两万多人。后来朱瑛重兴义旅,奋起抗清。9月中旬,嘉定城又被清军攻下,再遭屠杀。十月初,原明把总吴之蕃反清失败后,嘉定第三次遭到清军的屠杀。嘉定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遭到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将近有10万人惨死在这场杀戮中,史称嘉定三屠。下面随ak军事网的我去看看嘉定三屠的具体过程吧。
嘉定三屠的经过
1645五月初的时候,清军已经占领南京,当时的江南地区几乎处在清军的掌控之中。多尔衮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后,即遣使谕豫亲王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剃发令颁布后,嘉定百姓拒不从命,因为古人自古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或者剪掉。嘉定城著名乡绅侯峒曾(天启五年进士,弘光时任通政司左通政使)主张积极地起兵抗清,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以死明志。于是侯峒曾联合黄淳耀等人奋起反抗,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嘉定城在黄淳耀的领导下,重新用土石加固了城墙,并且四处请求增援。八天后,援军终于赶到。但是,这支由蔡乔率领的队伍只有三百人,而且装备极差,跟必打不过装备精良的清军,转眼间就被李成栋的部队拦截击溃了。
侯峒曾、黄淳耀等人本来想借用城外乡兵扼阻清兵。可是,四乡乡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根本没有作战经验,人数虽多,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序无领导的状态,难以同正规清军作战。双方才一交锋,乡兵就不战自溃。甚至在作战时,因为后退、逃跑等,常常出现踩踏现象。不过乡兵经常能消灭一些小股的清兵,李成栋的弟弟就在乡兵的一次伏击中被杀死。李成栋恼羞成怒,亲自率领全部人马进攻城北的娄塘桥,将大部分集结在这里的乡兵全都杀死。
三天后的黎明时分,在隆隆的炮声中,李成栋下令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眼看大势已去,奋身投入池中,但还是被清兵拖出斩首,他的儿子侯玄演、侯玄洁也不能幸免。黄淳耀躲进一座寺庙,在墙上写下一段悲壮之辞后,上吊自杀。出于野蛮的报复之心,李成栋下令屠城,清军“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从棘,必用长枪乱搅”,一心要杀个鸡犬不留。当时的惨景,有亲历者朱子素的《嘉定屠城略》作证:“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简直就是一幅活的人间地狱图。
但嘉定城的劫难依然没有结束。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看到如此惨状,立即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同时,在嘉定城外,一支被打散的乡兵队伍聚集在葛隆和外冈,他们一旦发现那些剃了发的人,就将这些人当场处死。李成栋的一支小分队也被这群乡兵歼灭。李成栋狂怒下派了一支大军进入葛隆和外冈,屠杀了所有的居民。这两个城镇也被夷为平地。清军杀得兴起,嘉定又惨遭“二屠”。据说,在“二屠”之后,嘉定的富人和穷人间已无区别。半个月之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竟在忽然之间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吴之番所率兵民大多未经过作战训练,很快就溃不成军,吴之番也提枪赴陈而死。李成栋军第三次攻城,不仅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
嘉定三屠就是清军三次对嘉定城中的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这次大屠杀的起因是一个剃发令,嘉定城中百姓为了这个剃发令,冤死了无数的人。清军残忍的大屠杀,让嘉定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嘉定三屠的直接凶手不是汉人李成栋吗
是的,就是那个李成栋。
嘉定三屠,指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一次历史事件。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清将李成栋下令屠城,持续了一天,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李成栋破城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人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战斗,处死了归降清军的人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1]